第24o章 战国开端之三家分晋(第2页)


    我智家愿意身先士卒,率先献出一个万户邑给晋公,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智伯瑶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厅堂中炸响。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人面面相觑,心中都暗自思忖着。
    他们深知土地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实力的削弱,这无疑是在自断生路。
    韩康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皱起眉头,为难地说道:“智伯瑶大人,这一百里土地和户口对于我们家族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啊,若是献出,恐怕会对我们的展产生不利影响。”
    魏桓子紧接着附和道:“是啊,智伯瑶大人,我们家族也有自己的难处,实在难以割舍这一百里土地和户口啊。”
    赵襄子则沉默不语,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智伯瑶见状,脸色微微一沉,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诸位,我这也是为了晋国的大局着想啊!
    只有我们齐心协力,共同献出土地和户口,晋国才能强大起来,我们四家也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若是各自为政,晋国必将四分五裂,到那时,我们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三家并非一条心。
    韩康子先对智伯瑶的强大威势心生恐惧,毫无反抗之力地将自己的土地和一万家户口拱手相让给了晋公。
    魏桓子同样对智伯瑶的强硬态度心存忌惮,在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土地和户口交了出来。
    智伯瑶眼见韩、魏两家如此轻易地就屈服于他的压力,心中不禁得意起来。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赵襄子,毫不掩饰地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然而,与韩、魏两家不同的是,赵襄子的性格刚烈,他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毫不妥协。
    他义正言辞地回绝道:“土地乃是上代传承下来的产业,是我们赵家的根基所在,岂能随意交出?到手的东西,说什么我也绝对不会再交出来!”
    智伯瑶万万没有料到赵襄子竟敢如此强硬地拒绝他,顿时恼羞成怒。
    他无法容忍赵襄子的反抗,于是下令让韩、魏两家一同出兵,共同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智伯瑶率领着他那如钢铁洪流般的中军,气吞山河地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韩家的军队宛如疾风骤雨般地担任右路,而魏家的军队则如同雷霆万钧般地担任左路。
    这三支强大的军队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直逼赵家而去。
    赵襄子眼见敌众我寡,心知难以正面抗衡这股强大的敌军。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果断地做出决定,带领着赵家的兵马退守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这座坚城之中。
    然而,时间并未给赵襄子太多喘息的机会。
    没过多久,智伯瑶所率领的三家人马便如饿虎扑食般迅抵达晋阳城下,并将这座城市紧紧地包围起来。
    赵襄子深知晋阳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赵家最后的防线,更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所在。
    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绝对不许轻易出城交战。
    每当三家的兵士如潮水般涌来攻城时,城头上的赵家守军们便毫不畏惧地射出如飞蝗般密集的箭矢。
    这些箭矢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狠狠地砸向敌军,让他们根本无法前进一步。
    就这样,晋阳城在赵家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下,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如雨般的箭矢,苦苦死守了两年多。
    尽管三家的兵马攻势猛烈,但始终未能将这座坚城攻克。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当他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时,忽然心生一计。
    他想: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于是,他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此时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很快就满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