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重耳逃亡(第2页)


    然而,晋惠公登上君位之后,却全然违背了曾经给秦国以及里克许下的约定。
    更为过分的是,他竟然还杀害了邳郑父与七舆大夫。
    晋国的民众看到惠公如此言而无信,心中对他都甚是不满,自然也就不再顺服于他。
    晋惠公七年(前644年),惠公深知晋国的一些人可能会依附重耳,这对自己的君位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他便派遣勃鞮对重耳进行第二次追杀。
    此时的重耳已经在翟国居住了十二年之久,当重耳闻得这个消息之后,就与赵衰等人商议对策。
    重耳说道:“我当初逃到翟国,本就不是因为它能够给予我多大的帮助,只是这里距离晋国较近,容易被到达,所以才暂且在此地歇脚。
    然而,时间一长,我心中便希望能够前往大国展。”
    重耳又接着说道:“齐桓公素来喜好善行,有着称霸诸侯的雄心壮志,并且他还体恤诸侯。
    现在我听说管仲、隰朋两位重臣已经去世,想必齐国也在寻觅贤能之人来辅佐国政,我们为何不前往齐国碰碰运气呢?”
    于是,重耳一行人又毅然踏上了前往齐国的路途。
    重耳离开翟国之时,他对自己的妻子季隗说道:“我此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你若等上二十五年我还未回来,你就改嫁他人吧。”
    他的妻子季隗听后,笑着回答道:“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恐怕都已经长得十分高大了。
    即便如此,我依旧会在此地等候你。”
    重耳一行人先是抵达了卫国,可卫文公看到重耳如此落魄的模样,竟然没有好好招待他们一番,重耳等人无奈之下,只能离开卫国继续前行。
    当他们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的时候,重耳饥饿难耐,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于是就向沿途的野人(泛指村野之人)讨要点吃的。
    那野人看到重耳一副落魄的样子,不但没有同情之心,反而给了他一块土让他吃。
    重耳见状顿时大怒,而赵衰则赶忙安慰他说:“土,象征着土地啊,他们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您的臣服,您应当行礼接受它。”
    重耳听了赵衰的话后,心中释然,他拜谢了村民,然后将土块小心翼翼地装在车上,继续朝着齐国前行。
    终于,重耳抵达了齐国。
    齐桓公听闻重耳前来,十分高兴,他以厚礼招待重耳。
    为了更好地笼络重耳,齐桓公还将同族的一个少女齐姜许配给了重耳,并且陪送了二十辆驷马车。
    重耳在齐国享受着如此优厚的待遇,心中满是惬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晋惠公八年(前643年),齐国生了一场巨大的动荡。
    齐桓公,这位曾经称霸诸侯、威震天下的君主离世了。
    他的离去,宛如一颗巨星陨落,使得齐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齐桓公晚年,疏于朝政,宠信佞臣,这便给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
    齐国的2臣竖刁等人,早就不满于现有的秩序,趁着桓公去世的混乱时机,毅然起了内乱。
    一时间,齐国国内烽火连天,各方势力争斗不休。
    这场内乱使得齐国的国力大为损耗,曾经稳固的统治根基也开始动摇。
    内乱平息后,齐孝公继位。
    然而,此时的齐国已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
    由于齐国刚刚经历了内乱的浩劫,元气大伤,在诸侯中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其他诸侯国看到齐国势弱,便纷纷起兵来犯。
    齐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曾经不可一世的霸权也随之烟消云散,只能在诸国的欺凌下艰难求生。
    就在这时,远离故土的重耳,已经在齐国住了五年之久。
    在这五年里,重耳享受着齐国的厚待,尤其是齐姜温柔的相伴,使得他渐渐沉溺于眼前的安逸生活。
    齐姜聪慧美丽,对重耳体贴入微,两人在日常的相处中情投意合。
    重耳被这份幸福所包围,不知不觉间,他将自己曾经的那份鸿鹄大志抛诸脑后,心中再也没有离开齐国、复国为君的想法,只想着在这温柔乡中度过余生。
    时光悠悠地流淌着,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赵衰、狐偃像往常一样在齐国的一棵桑树下乘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