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第2页)


    “那你……找到想要的自由了吗?”
    应粟摇下车窗,任潮湿的海风拂面,一缕皎洁的月光浅浅映在她脸上,她弯起唇角,微笑着看向他。
    “活着就是自由。”
    滕凡被她的笑容撼动了一秒,顷刻间,他便收敛一切波澜,笑着点头,“也对,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他现在和应粟说话,自在了很多,偶尔也会不失幽默地打趣一下,比如现在:“那大冒险家,你接下来要去哪里‘流浪’呢?”
    应粟慵懒随性地趴在车窗上,笑着回:“接下来要在本土流浪了,下一站打算去西藏。”
    “去布达拉宫吗?”
    “可以顺便去看一下,但这次的目的是支教。”
    滕凡有些诧异,“支教?”
    “嗯。”
    应粟这些年周游世界时,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有个是藏族姑娘。
    某次在瑞典马尔默夜晚骑行时,她向应粟讲起了很多家乡的故事,讲西藏的文化,讲人文风物,讲信仰,最后讲到了偏远村庄的贫瘠。
    ※如?您?访?问?的?91?a?n?g?址??b?u?y?e?不?是?i?????????n?2?????????????????则?为?屾?寨?站?点
    无来由的,在她的描述中,仿佛有一根线轻轻牵引住了她,将她的灵魂引向了那片神秘的天地。
    她深思熟虑后,第二天就决定去西藏支教一年,然后通过“中华支教网”
    上的联系电话报了名。
    人这一生总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滕凡震惊了一秒,但没有再追问缘由,在他看来,应粟去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她就是这样一个神奇,不为世俗所困的女人。
    他笑着看向她,“应姐,你真是我见过的最善良也最有韧性的人。”
    他顿了顿,继续道:“也是最值得……获得幸福的人。”
    应粟微微垂眸,不再说话。
    滕凡这些年并没有主动提起过席则,只是他作为两人的朋友,终究不忍看他们无疾而终。
    “他……还在等你。”
    “也许会一直等下去。”
    应粟咬住唇角,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开口:“他现在过得好吗?”
    “我和他联系也不多,但蒋聿他们去巴黎看过他几次,他生活得挺好的,现在是巴黎青年音乐家协会的会长,经常组织会员去养老院、医院等义演,或者参加一些赈灾的音乐公益演出。
    今年还作为唯一的华人受邀去巴黎圣母院参加开幕式演出了。
    听起来,他似乎活得比以往更精彩更充实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