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快把我姐带走
密室杀人。
推理小说永远越不过去的题材。
这样才能显出内容有逼格,烧脑,精彩。
这种题材能最大程度上体现作者的水平和功力。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压根没多少人会这么去杀人。
又麻烦又没用,吃力不讨好,该被抓还是要被抓。
有那个时间构思密室,还不如把现场痕迹清理干净。
可现在,路翩需要临时想出来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密室谋杀。
如果是像“阳光下的罪恶”
那种用来自证清白的,或者其他可以栽赃陷害,甚至误导死者是自杀的密室,那还好说。
还有实际意义和逻辑可循。
可是叶鸿博提出来的这个密室,压根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存在啊?
谁家凶手杀完人把自己锁密室里面的?有病吧!
有病,但这就是现状。
叶鸿博故意设计这么一个有病的谜面,就是为了难倒路翩,好让审判长达成那个死亡游戏的条件,杀死自己。
不知道叶鸿博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但现在路翩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
死亡在后面跟着呢,路翩只能尽力去绞尽脑汁地从脑子里找出可能的办法。
天下文章一大抄,借鉴一下前人的智慧吧。
路翩开始在脑海里回忆看过的推理作品。
柯南?第一个排除,里面的密室杀手个个都是鱼线大师,那个该死的叶鸿博已经排除了道具协助的可能性。
普通小区用不了建筑密室,这个馆那个馆也排除。
凶手就自己一个人,东方快车那个更抄不了,总不能拉林芝跟自己一起下水。
不能放弃,路翩再次调动脑袋里知识储备。
现实案例基本找不到这种密室杀人的手法。
那就想一想,最经典的老前辈们是怎么办的?
卡尔的密室讲义,十三种密室的成因。
死者自杀形成密室,路翩要给自己定杀人罪,用不上。
误杀的也排除,谋杀我都想不出来,还误杀?
心理密室排除,叶鸿博说他用钥匙开了锁。
机关杀人,表演不在场证明,密道,屋外下手,时间误导通通排除没法用。
再加上,还得把尸体运走。
符合条件的例子真的太少了,更何况凶手自己最后要留在房内。
所以说谁家凶手玩密室把自己锁在里面啊!
有病吧!
老前辈的办法没法抄,自己现想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办法。
不行啊,现场编造密室什么的,太抽象了吧!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