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僧人有些犹豫,这间禅房之所以上锁,是因为里面的人他们都不愿提及。
    故人渐渐凋零,能够记得往事的生者唯有他一个了。
    老僧踌躇间,还是掏出来钥匙,这把锁已经生锈,再打开时极其费力,就如从尘封的记忆中牵扯出细碎的过往一般困难。
    “吱嘎”
    一声,锁打开的一瞬间,门也倒在了地上,震起一片尘土,让如懿和老僧都不住的咳嗽起来。
    老僧抬眼望望屋子,和除了满是尘土外,和当年无甚区别。
    如懿也看着屋里的设施,一桌,一台,一椅,一床,其余的地方,都挂满了———
    定情信物?没有啦!
    经幡
    房间里到处挂满的,是如懿熟悉的经幡。
    但如懿并没有发觉什么不对,因为她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只是觉得这五颜六色的经幡与这禅房里素净的摆设并不协调罢了。
    而后面的老僧,浑浊的眼睛里落下了一滴沉泪,落在地上,将原本淡灰色的尘土浸成了褐色。
    “贵人,看也看了,这里封禁多年,里面都是灰尘,不如离开吧。”
    如懿像没听见一般,竟然倚上了门框:“老人家,桌子上那些经幡,你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僧人目光渺远,避重就轻,将最隐秘的一部分择去,挑了不重要的说:
    “贵人,这经幡本意是为了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不过是曾经住在这里的小僧做着玩的。”
    如懿点点头,她简单地将经幡的作用理解为了驱邪。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如懿也不愿意在这肮脏之地多待,就独自去了主殿上一柱香。
    而老僧,仍然注视着屋子里的一切。
    四十年前,圣祖爷修建热河行宫,在周围起寺庙,招僧人。
    还在南方的他们,便开始大规模的从原本的寺庙,一路长途跋涉迁徙过来。
    那是到了江南一带,他们和一个苦行喇嘛撞在了同一家破庙里,他说,他捡到了一个婴儿,自己实在养不起,求老僧他们收留。
    第二日,喇嘛不告而别。
    老僧他们就带着这小婴儿来到了热河的安远寺,常住了下来。
    小婴儿渐渐长成了小僧,却对他们禅宗佛法根本没兴趣,反而常常跑到附近的净土宗寺庙,密宗寺庙听讲经。
    寺中的人也不拘着他,修行之人,不管修什么都是一样的。
    可小僧竟然修上了……他学了密宗的制作经幡,却往上面绣了人的名字,不论生死,这是犯了大忌。
    是禁术。
    当年他们只是想稍加惩治,没想到小僧当夜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只留下一张纸条,说一定会成为大清最厉害的大师,让宫里的贵人都要信奉他。
    安远寺众人都觉得这孩子疯魔了,待看到经幡上的名字时,又心头一凛,上面绣的,竟然是安远寺内众人的名字。
    如此,又过了二十多年,安远寺的僧人们死的死,散的散,今生今世,他们再也没见过曾经亲自带大的那个孩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