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失宠了(第2页)


    两头奔走。
    “汪师兄,老师在这里吃住都好,晚上还能看电影。”
    沈从文:“是,这里常有人植树,生活有了绿意,总是件好事儿。”
    “江作家、江作家,有人找。”
    葛尤过来带话,不久前他终于扬眉吐气,靠着一出《喂猪》的表演,通过了总文工团考试。
    “那人说自己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说你稿子过啦!”
    刷。
    周围一片儿的目光全冲着江弦瞅过来了。
    尤其是《小花》剧组的成员,刘小庆把他瞧了又瞧,好奇的跟人打听他身份。
    这会儿作家地位高,演员地位低,再加上全民文学热,在《人民文学》上刊一篇文章,那跟光宗耀祖也没啥区别。
    《边城》的其他几位编剧纷纷祝贺。
    “恭喜啊江作家!”
    “那可是《人民文学》啊!”
    “我们也与有荣焉。”
    “多会表啊,我们得拜读拜读。”
    此刻江弦也松了口气,甚至有些激动,因为这篇小说不是他白嫖的,他动了很多脑子、费了很多心思,自然渴望有所收获。
    其实改编的时候他心里也没底,毕竟人家原作者古“夫子”
    是茅盾奖得主。
    他呢?他是网扑街网文写手,只会写小白文,时常犯文青病,一写一个大毒点,读者骂声能堆满郑渊洁10套房子
    还好文坛最好的国文老师之一就在身侧。
    改编的时候,江弦没少请教沈从文文体语言上的问题,沈从文给了他许多指点和帮助。
    这才有了这部《芙蓉镇》。
    他不敢确定他的改编是否比原作好,但至少现在看来,也没有差到连《人民文学》都拒稿嘛。
    这说明什么?
    抄着、抄着,他也开始进步了!
    “不错,能过《人民文学》很不容易,”
    沈从文面带欣赏。
    “多谢沈老师的指教。”
    “还是你自己造诣深。”
    汪曾祺看着二人师生情谊,忽生出种吃味感。
    他绝对是最强追星族了,年少看过《沈从文小说选》后,为了追随此文的作者,十九岁从上海经港城、越腩,抵达昆明,烧40度,打一针强心剂去考试,只为报考西南联大。
    千万里,追寻着,只为成为他的学生。
    “我近来也有篇要被《人民文学》刊的小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