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青铜碎片拼图与双重密文
安全屋的紫外线灯在天花板投下幽蓝的光晕,沈砚之将“午”
“未”
两块青铜碎片沿纹路拼接,接缝处突然传来齿轮转动的轻响。
顾清辞屏住呼吸,用镊子撬开碎片边缘的暗扣,一枚卷成细条的微缩胶片从夹层中弹出,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是陈安邦的笔迹!”
顾清辞放大胶片图像,战术平板的光映着她眼中的震惊,“1937年淞沪会战的爱国将领,档案记载他殉国时密卷下落不明。”
沈砚之的指尖触到胶片上的星象符号,左眉的胎记骤然烫。
“惊蛰”
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37年1o月,陈安邦将军在四行仓库写下密卷,用北斗七星坐标标记军火库,背面则用甲骨文记录日伪罪证,嘱咐‘若国祚倾颓,此卷可作铁证’。
“双重密文。”
沈砚之拿起紫外线灯,光束扫过胶片表面,奇迹般的画面出现了——正面的星象图褪去,露出详细的军火库地图,标注着“5ooo支捷克式步枪、3o门博福斯高炮”
;背面的甲骨文则显影为名单,第一个名字就是“高桥隼”
,旁边注着“1937年11月12日,签署杨树浦矿坑屠杀令”
。
“七星归位,罪证昭雪。”
顾清辞读出胶片边缘的铭文,青铜碎片的拼接处突然出微光,与胶片上的北斗七星形成共振,“地图上的红点……是上海西郊的废弃化工厂!”
沈砚之的瞳孔骤然收缩。
“惊蛰”
记忆里,那片厂区原是日军后勤仓库,1945年被炸毁后改建为化工厂,而地下深处,正是陈安邦将军藏匿军火的防空洞。
他想起意识回廊中“惊蛰”
的叮嘱:“高桥隼当年没找到军火,是因为入口藏在反应釜的蒸汽管道里。”
“藤原正雄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夺。”
顾清辞调出卫星图像,化工厂的辐射监测显示异常——不是核辐射,而是金属集群反应,“5ooo支步枪在地下埋了八十年,足以装备一支小型军队。”
安全屋的警报突然响起,战术平板的屏幕闪烁不定。
沈砚之看着逐渐被黑客入侵的系统,“惊蛰”
的战斗本能让他瞬间判断:“藤原正雄的量子计算机,能在17秒内破解我们的防火墙。”
“胶片内容被截获了!”
顾清辞的翡翠耳环迸出火花,微型摄像头被强制关闭,“他们知道了军火库的位置!”
东京的地下密室里,藤原正雄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军火库地图,军刀重重劈在作战沙盘上。
樱花纹饰的袖扣在灯光下跳跃,他对着高桥隼的遗像低语:“祖父,陈安邦的军火终于要为高桥家所用了,用这些步枪,我们能复刻1937年的‘辉煌’。”
屏幕上,“复刻隼”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