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九七来袭铁甲初争


    太行山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钢铁摩擦的沉重低吼和柴油引擎的粗重喘息,席卷了基地外围的丘陵地带。
    “断刃”
    计划那冰冷锋锐的刀尖,终于带着毁灭性的力量,抵近了目标!
    在重金收买的汉奸(熟悉山路的溃兵或地痞)指引下,日军精心调遣的战车中队主力,如同一条狰狞的钢铁巨蟒,沿着相对平缓的山谷通道,蜿蜒扑向情报中“幽灵铁骑”
    最频繁出没的区域。
    打头阵的是四辆九七式中战车,它们那略显圆润的炮塔上涂着肮脏的膏药旗,短管炮直指前方,履带碾过冻土和碎石,出刺耳的噪音。
    每辆坦克后面,都紧跟着一队猫着腰、神情紧张又凶狠的日军步兵,他们紧握着三八式步枪或歪把子机枪,警惕地扫视着两侧光秃秃的山坡。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柴油味、金属摩擦的焦糊味和日军特有的皮革、汗水的混合气味,一股肃杀而压抑的气息笼罩了这片曾经宁静的山野。
    基地指挥中心。
    雷达屏幕上,代表敌军的红色光点集群正稳定地向着预设的伏击区域移动。
    高空侦察(利用缴获的日军望远镜改造的简易观测设备)也传回了更清晰的目视情报。
    “伏羲,目标确认!
    敌战车中队主力,四辆九七式中战车,伴随步兵约一个中队(不满编)。
    位置:号伏击区外围,正向‘鹰嘴岩’隘口推进!”
    顾长清的声音冷静如冰,目光紧紧锁定屏幕。
    “确认目标。
    指挥官,是否调取九七式中战车详细参数进行战术对比?”
    伏羲的电子音响起。
    “立刻!”
    顾长清果断下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主屏幕上瞬间分屏,左侧是九七式中战车的线框图和详细数据:
    型号:九七式中战车(chi-ha)
    主炮:type短管坦克炮(初低,穿甲能力弱)
    装甲:正面最大(铆接结构,倾斜度小),侧面及后部-
    机动:最高时公里小时(公路),越野性能一般
    成员:人
    弱点:火炮穿深不足,装甲薄弱(尤其侧面、后部),铆接结构易在命中后崩裂产生“二次杀伤”
    ,观察视野差。
    右侧则是“雷霆”
    排犀牛坦克(t-简化版)的对应数据:
    型号:犀牛坦克(rho)
    主炮:f-坦克炮(长身管,初高,穿甲能力强)
    装甲:正面(轧制钢板,大倾角设计),侧面o(倾角较小)
    机动:最高时公里小时(公路),越野性能优秀
    成员:人
    优势:火力、防护全面碾压九七式,机动性略优。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