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迷雾重重(第2页)


    毕竟,郑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让她有足够的动机。
    然而,如今看到郑居中的相关信息,勾起了他那有些模糊的记忆。
    赵桓心中对郑贵妃的怀疑也是消散了一丝。
    此外,他依稀记得,在郑贵妃被封为皇后之后,为避外戚干政之嫌,曾主动向徽宗建议,将郑居中罢为观文殿学士。
    而这般举动,足见郑贵妃行事的谨慎与对皇家规矩的尊崇。
    赵桓暗自思忖,郑贵妃既有此等避嫌之举,想来不会轻易冒险参与毒害皇后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虽说时光悠悠,郑居中具体的政绩细节在赵桓的记忆中已略显模糊。
    可赵桓却牢牢记得,此人在朝堂之上,曾是敢于与蔡京针锋相对的硬骨之士。
    蔡京权倾一时,行事狠辣,在朝堂翻云覆雨,诸多官员敢怒不敢言。
    郑居中却能挺身而出,与其周旋抗衡,这份胆识与魄力,令人印象深刻。
    再者,郑居中逝世后,因其生前的卓越功绩,被朝廷追封“文正”
    这一无比尊崇的谥号。
    在士大夫的精神世界里,“文正”
    二字可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耀。
    纵观历史,获此谥号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学识渊博且政绩斐然之人。
    而郑居中,能在死后得此殊荣,足以彰显其生前的所作所为,皆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他不仅收获了皇帝的高度认可,更赢得了满朝文武以及天下士子的敬重。
    “莫非……毒害母亲之人,真不是郑家所为?”
    赵桓神色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内心犹如陷入一片浓稠的迷雾,被未知与不安充斥。
    他喃喃自语,那低语声中,满是疑惑与深深的忧虑,似涟漪般在寂静的室内悄然扩散。
    “若不是郑家,那究竟是谁,如此大胆妄为?”
    赵桓面色沉郁,仿若被阴霾笼罩,眼眸中尽是化不开的困惑。
    此刻,他内心中的疑问如一团杂乱的麻线,理不出头绪。
    沉吟良久,赵桓眼中陡然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刹那间,他心中已然拿定主意:“事已至此,看来唯有亲自前往侍女秀禾家中,仔细探寻一番,方能揭开这重重迷雾背后的真相!”
    赵桓深知事态紧迫,留给自己查明真相的时间已然不多。
    可眼前待办之事却如潮水般涌来,千头万绪。
    他细细思量,除了要奔赴秀禾家中探寻线索,还得持续留意醉仙楼的动向,以防再有变故。
    更要时刻关注朝堂局势,毕竟涉及皇家秘辛,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轩然大波。
    然而,身边可信且得力的人手,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愈显得捉襟见肘。
    李忠已被他早早派出去,去探查线索了。
    王进则肩负着看守阎三的重任,阎三作为计划中的一环,安全也很重要。
    如此一来,身边能够随时差遣、全然信任的,便只剩下王若冲一人。
    赵桓长叹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内心的焦虑与疲惫。
    一阵沉稳有序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赵桓抬眸望去,只见王若冲步伐从容地踏入房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