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没有最贪只有更贪
前世秦逸飞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时,曾经按照县纪委的要求,清理过乡镇教委吃空饷的问题。
他记得他那个乡有三十几个老师常年在外经商。
有一部分领取本人工资的30,有一部分领取本人工资的40,还有一部分一分钱工资也不领。
仅此一项,乡教办小金库每年都有十几万块钱进账。
十多年下来,累计近百万。
大多都被教办的几个头头脑脑私分和挥霍了。
虽然都说猫有猫路狗有狗道,但是秦逸飞知道,瓦罐子和土坯子都是一窑货。
秦店子乡教委和后世他所在的乡教办没有啥两样。
自己曾经替郑维山老师代课,乡教委每月都从郑老师的工资里,扣除200块钱的代课费。
尽管自己一分钱代课费都没有领,而郑维山老师却实打实地被扣了七八百。
致使郑老师对自己产生了不小的怨言。
仅秦逸飞知道的、有名有姓的离岗经商教师就有四五人。
他们都是办的“停薪留职”
手续,这些年一分钱工资也没有领。
秦逸飞推断,整个秦店子像这样“停薪留职”
的教师,至少也有二三十个。
即使前几年工资低,这笔收入每年也有几万块。
前年工资翻番之后,这笔收入每年至少要有十几万。
教师工资由乡财政放,这些“停薪留职”
的教师,到底是否“停薪”
,一查便知。
乡教委从乡财所把这些离岗经商教师的工资领走了,而他们却一分钱工资也没拿。
那么这些钱究竟进了谁的腰包?
从这方面入手,查刘青山的问题,那是板上钉钉子——实实在在没跑。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不让刘青山有串供改供的机会,王燕萍采取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
由秦逸飞、金立来、武运舟和张兰成带领的调查小组,仅仅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对在本县经商办企业的九名离职教师,做了调查取证。
他们都证明,自离职以来,他们没有从乡教委领取过一分钱工资。
在铁证面前,乡教委会计季支桐不得不拿出了小金库的“账本”
。
看了乡教委的“账外账”
,王燕萍和秦逸飞等人几乎被惊掉了下巴!
他们深刻领会了什么叫作“没有更贪,只有最贪”
!
刘青山的小金库主要有两块来源。
一是新华书店返给全乡中小学生订购教材和课外读物的回扣,每年不到十万。
二是扣留“停薪留职”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