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想吃油条豆浆(第3页)


    宋朝时称“角儿”
    ,元朝又叫“偏食”
    。
    一开始时。
    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而不是捞出来干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
    到了唐朝,才有了把饺子煮熟捞出来放盘里的吃法。
    明朝以后。
    有了“饺儿”
    、“饺子”
    的称呼,做法、吃法也几乎和后世一般无二了。
    其实。
    后世的“水饺”
    就是饺子最开始时的吃法,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这样的小料。
    南北朝时,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
    可见。
    饺子在这个时期已经是相当普遍了,只不过仅有“水饺”
    这一种吃法而已。
    “那或许便是你说的馄饨吧!”
    “对了,易爱卿,朕看光禄寺能做出豆腐了,那平时怎么不见喝豆浆呢?”
    豆腐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了,据说是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所创。
    小皇帝倒是吃过几次豆腐了,但却还没喝过豆浆。
    “陛下,豆浆不是用来做豆腐么?”
    听到易太仲这样回答,看来豆浆还没当作一种饮品。
    豆浆都没普及,那油条就更不用说了。
    宇文衍把油条的做法以及做好后的样子描述了一遍,易太仲表示没见过这种油炸的吃食。
    很多人认为,油条起源南宋。
    说是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油炸桧”
    的食物来表达愤怒。
    被看作是油条的起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