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中元节(第2页)


    过了琅琊山,路上行人越来越稀少。
    马蹄踏踏带着回响,竟让他生出些少年意气来。
    他其实不太懂该怎么形容,暂且称之为少年意气吧。
    当年他初入雁门关时也有些类似的情结,不过还没等他仔细体悟,这点胸臆就被淹没在漫天的黄沙里了。
    好一个关隘要津。
    关内寸草不生,关外危机四伏。
    若是运气不好,哪天赶上风云翻卷,连营帐都能压塌几座。
    每天日暮时分,他则喜欢寻一个山头站上去,听朔风低徊,看残阳如血。
    偶尔有羌笛几声伴着鹰隼长啸,惊空遏云。
    ……
    一忆起往事来,总觉得心里有块地方轰然倒了。
    他从未想过还能活着回建康。
    数不清有多少次,他已经被敌人的枪矛马槊刺进了肉里。
    在对方杀意欲狂的眼神中,他也无数次想闭上眼,等人攘臂而起送他上路。
    打不动了,太累了。
    死便死吧。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不过他命大而已。
    可是只要眼睛还没闭上,身上还留着一口气,怎敢真的坐以待毙。
    谢天谢地,他活着回来了。
    幸亏活着回来了。
    否则不知道还要错过多少个六年。
    他虽然跟易禾有过同窗之谊,不过只有半年之余。
    人家都不记得他。
    当然,那时他也没十分留意过人家。
    那日他去长生观,李祎宽慰他:“不记得你是因为你太正常了,贫道这么癫,在哪儿都招人。”
    他不以为然:“你意思是他喜欢癫的?”
    李祎郑重点头:“八成。”
    他当时一拍膝盖,心道,坏了。
    皇兄就很癫啊……
    ……
    易禾的少年时代被李祎占了。
    成年后又被公务和皇兄占了。
    留给他的,好像也只有从前。
    既然他癫不了,那就去冀州看一看吧,想知道他以前在什么样的学堂里读书,读得才华横溢。
    哪位夫子教他写字,写得像狗爬。
    他都用什么样的桌案,睡什么样的床榻。
    在哪里学礼,在哪里用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