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7章 天枢流片前的最终决策


    时间进入2oo6年初春。
    启明芯深圳研中心,那间象征着公司最高硬件设计水平的c设计与验证部门,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经过数月的最终打磨、极限冲刺和反复验证,“天枢一号”
    (tianshu-1)c的全部设计工作,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所有的功能模块通过验证,所有关键时序路径满足要求,功耗和面积控制在预算之内,物理版图通过了台积电65纳米工艺最严苛的drclvs检查……
    理论上,这颗承载着启明芯智能手机梦想的芯片,已经达到了可以交付流片的状态。
    然而,在按下那个代表着数千万美元投入、并且“开弓没有回头箭”
    的最终按钮之前,还有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决策程序——由公司最高层,对这次流片进行最终的风险评估和授权。
    林轩的办公室里。
    只有林轩和赵晴鸢两人。
    陈家俊和李志远则通过最高安全级别的视频连线,接入了会议。
    气氛异常安静,甚至能听到窗外微弱的风声。
    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天枢一号”
    项目的最终签核(sign-off)报告摘要。
    “l,grace,”
    陈家俊的声音从屏幕中传来,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踏实,“经过全体硬件和验证团队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天枢一号’的设计和验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所有的sign-off检查项均已通过。
    按照目前的评估,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指标,均达到了我们最初设定的目标,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gpu性能和低功耗设计上,还有所出。”
    “李博士的eda平台,在这次研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家俊补充道,“特别是软硬件协同仿真和形式化验证工具,帮助我们提前现并解决了很多极其隐蔽的系统级bug,大大提高了我们次流片成功的信心。”
    李志远也简要地确认:“是的,从eda工具的角度来看,‘天枢一号’的设计质量非常高,所有流程都已顺利完成,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也经过了反复校验,可以确认,设计数据本身已经达到了交付晶圆厂的标准。”
    技术层面的准备,已经做到极致。
    现在,轮到林轩和赵晴鸢,从战略和财务层面,做出最终的决断了。
    “grace,”
    林轩转向赵晴鸢,“财务方面,这次流片的预算和资金情况如何?”
    赵晴鸢调出一份简洁的财务报告,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
    “根据我们与台积电签订的初步协议,采用他们最先进的65纳米lo91po91er工艺进行一次完整的流片——包含全套光罩制作、工程晶圆试产、初步封装和cp测试——总费用预计将高达45oo万美元!”
    45oo万美元!
    仅仅是一次流片的费用!
    这在2oo6年,对于任何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来说,都是一笔足以伤筋动骨的巨额投入!
    “这还不包括后续如果需要修改光罩的额外费用,以及未来大规模量产所需的巨额备货资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