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案妻


    国舅听了唐敖关于治水的一番言论,不禁点头称赞道:“贵人所说的这个‘疏’字,一下子让我茅塞顿开,足见您的见识高明。
    看来我们国家的水患从此就有希望彻底消除了。
    老夫我还要回去向国王复命,就先失陪了。
    明日我再来陪您一起去查看河道。”
    国舅吩咐手下的人役准备好酒宴,要小心伺候唐敖,然后乘坐着轿子,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
    多九公这时说道:“林兄的事情,从之前国王派兵征剿的情况来看,好像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可今天听国舅的意思,又好像林兄不久就能回来了。
    难道林兄前天真的没有成亲吗?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唐敖推测道:“大概这件事全靠了众多百姓的力量。
    国王可能担心人多会引骚乱,所以才暂缓了婚期,也有这种可能。”
    多九公说:“这事儿我们慢慢再去打听吧。
    不过治河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出了什么差错,不但林兄回不了家乡,就连我们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老夫我很是担心。
    明天看过河道后,唐兄你到底有什么打算呢?”
    唐敖胸有成竹地说:“这个河道其实看与不看都差不多,小弟我早就有了一个主意。
    我想河水泛滥成灾,大概都是因为河道堵塞,水流没有去路,源头也没有清理,所以才会这样。
    明天看过之后,我先让人把河道各处都挑挖得极深,再把河道口面拓宽,把水流的源头和去路也都一一疏通。
    大概把河身挑挖得又深又宽,自然就能容纳更多的水;能容纳的水多了,又有水流的去路,这样应该就不会再泛滥了。”
    多九公疑惑地问道:“治河如果这么容易,难道他们国家的人就没想到这些办法吗?”
    唐敖解释说:“昨天九公你上船去安慰吕氏她们的时候,我找了两个人役仔细询问了一番。
    原来这里向来铜铁很少,而且还禁用利器,是为了杜绝有人图谋不轨。
    国内用的工具,大多是竹刀,只有富贵人家偶尔会用银刀,而且也非常稀少。
    他们根本不知道挑河的器具是什么样子。
    好在我们船上带有生铁,明天小弟我把器具的样子画出来,让他们照着制造,看来这件事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多九公恍然大悟道:“原来这里铜铁稀少,还禁用利器,怪不得这里药店挂的招牌,都写着‘片、咀片’。
    我想好好的药品,自然应该用刀切,怎么会用牙咬呢?先不说不卫生,这不是舍易求难吗?老夫我一直不理解这个字为什么这样用,今天听了唐兄的话,就明白为什么要用牙咬了。
    我们家乡的药店虽然是用刀切药,但招牌也写着‘’‘咀’字样,虽然是遵循古人的医书,但谁能想到这个典故竟然出自女儿国呢。”
    第二天,国舅陪着唐敖出城去查看河道,一连看了两天。
    看完回来后,唐敖分析道:“这几天我仔细观察了这条河,它的问题就出在我之前说的那个‘疏’字上。
    从这里的地形来看,两边的堤岸像山陵一样高,而河身又高又浅,形状就像一个盘子,容纳不了多少水,所以才会引水患。
    这都是因为在水大的时候,只担心河水冲决堤岸、泛滥成灾,只顾及眼前的紧急情况,不是筑堤,就是加固岸边;等到水小的时候,又不提前想办法挑挖和疏通河道;等到水势稍微大一点,又继续加固堤防,结果年复一年,河身越来越高。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就好像把浴盆放在屋脊上,一旦水满漫溢,从高处往下,四处都会被水淹没,平地马上就会变成一片汪洋。
    如果想要安稳,就必须把这个浴盆埋在地下。
    浴盆低而地面高,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冲决,再加上把各处都深挖,把盘子一样的形状变成锅一样的形状,能容纳更多的水,自然就可以避免漫溢的祸患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